首页 > 最新动态 > 第26届CHINA P&E 圆满收官:技术革新与消费升级共绘影像未来
最新动态
第26届CHINA P&E 圆满收官:技术革新与消费升级共绘影像未来
2025-05-203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为支持单位的第26届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CHINAP&E)在北京展览馆圆满闭幕。

图片
    本届展会以“影像无处不在”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120余家知名影像品牌参展,佳能、富士、尼康、奥之心等品牌携重量级产品与观众见面,索尼、适马等品牌更是强力回归为观众带来更全面的体验感受。本届展会展览面积再创新高,较上届增长23%。展会期间观众热情高涨,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很早就排队进场。场馆内互动体验区、新品发布、摄影讲座、现场抽奖等活动场场爆满。得益于《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落实,主办方与相关电商平台推出以旧换新活动并形成显著带动效应。多家参展商也在展期实行价格优惠,激发了消费者的影像产品升级意愿,让观众在参观的同时享受福利,为本届展会增添消费活力,充分展现了影像行业的蓬勃力与市场潜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展会各品牌商都带来最新技术产品,有的是旗舰热点产品,有的则是在展会期间发布的新品。展台上看似平静的品类繁多的体验产品,但细细观察不难发现一些变革在发生,或处于角力之中。首先是AI技术正在扎根,逐渐走向实用。各品牌旗舰相机或近期新品,都逐渐加入AI技术,能够识别人物、动物、汽车以及通过被摄体的运动形态来辅助目标追踪,甚至可以做到具体人物面部识别,在望远镜等观鸟设备上可以识别鸟种等,并可通过后期设备升级不断增强识别性能。虽然AI技术还集中在少数设备上,但可以遇见的是未来将逐渐覆盖全领域数字设备,尤其是在视频领域的运用可拓展性将更加广泛。而利用AI、云计算的智能影像工具,在快速修图、换装等实用性领域覆盖,对传统摄影工作室的成产方式和生产效率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年各品牌围绕视频的相关产品更加突显,展台上视频机型占据重要位置,视频镜头和电影镜头在数量以及体系上都更多更完善,尤其是国产电影类镜头强有力的价格优势弥补了市场的空缺。与之相辅的灯光新品则是聚焦在了小型轻量化产品方面。

图片
图片

镜头方面国产品牌的数量、产品线的延伸度都逐渐增强,并进入自动对焦的新时代,这是常年市场形成的反馈并在国内从技术突破、上下游产业链带动形成的新形态并组建成新的生态系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脚架、摄影包、滤镜在技术方面并没有较大突破,一键伸缩脚架、磁吸滤镜、日常肩包品种拓展都是不断探索的细分市场定位。由于该大类技术突破局限,竞争相对激烈,在双循环经济下的内外探索和品牌建立更是未来破局的重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为全球影像行业风向标,组委会在展会期间同样准备了多场内容丰富的摄影讲座分享、影像技术交流、新产品发布等活动,旨在为参展商、观众和媒体提供一个全面的影像文化交流平台。
图片
图片
    “我的专业 我的视角”主题影像大赛颁奖典礼,大赛得到了众多行业领军企业的支持。本次摄影大赛共征集万余份作品,较上一届征集比赛三千多份投稿增长明显,来自大陆、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国家众多摄影爱好者参与了本次活动。在评委老师们的精心挑选下,最终评出照片组和视频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本次比赛不仅展示了摄影艺术的多元发展,更体现了摄影记录时代、传播文化的重要价值。
图片

   第十六届CHINA P&E华龙奖在展会期间揭晓,共评选出14个单位的20个获奖产品。其中照相机6项、镜头7项、摄影附件6项、创新奖1项。为推动影像行业创新,品牌培育,技术升级,CHINA P&E华龙奖评选于2005年起设立,已持续举办了十六届,参评候选产品由企业自行申报,经过观众线上投票、专业检测机构测评、专家评审无记名投票方式,最终评出获奖结果。

   华龙奖评选及颁奖、我的专业 我的视角主题影像大赛再到小红书平台宣发推广显示出展会主办方紧跟时代的脉搏,精准服务用户,通过多重努力打造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影像器材博览会。

结  语

    2025 CHINA P&E的成功举办,再次印证了其在全球影像行业的重要地位,更是国家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果展示舞台和历史见证者及参与者

    四天的展会不仅是产品展示的平台,更是行业交流的桥梁。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深化和AI技术的全面渗透,CHINA P&E正加速成为全球影像产业技术演进与市场变革的核心枢纽,持续推动中国智造在国际舞台绽放异彩。未来,随着产业链的协同升级和全球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中国消费电子产业有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潜在市场。

    CHINA P&E坚持向技术引领、品牌汇聚、生态协同的方向迈进,助力参展商满载而归——创新不止,未来如虹。 

来源:CHINA P&E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